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是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占比高达4.98%,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统计,18-34岁人群焦虑平均水平最高,这表明焦虑障碍在特定人群中的影响尤为显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鉴于焦虑障碍的普遍性和对特定人群的显著影响,2025年4月2日上午10点至11点,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精神心理健康分会副主委、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人精神科学科带头人张少霞主任医师做客广东广播电视台健康品牌节目《名医面对面》,围绕“被‘不安’追着跑?警惕焦虑成‘常客’!”这一热门话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实用的心理健康科普答疑。
本次直播全网总观看量25万+,社会反响积极,受到观众/听众的一致好评!
焦虑的成因与表现
张少霞主任医师指出,焦虑并不是简单的“想太多”,而是大脑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精神障碍。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正常焦虑:有明确压力源(如考试),可自我调节,短期消失。
病理性焦虑:无明确诱因,无法自控,常伴随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需要专业干预。
焦虑的危害与治疗
长期忽视焦虑可能导致抑郁、心血管疾病等心身疾病。张医生强调,科学干预是关键。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正念冥想等。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重塑思维模式。
药物/物理治疗:针对症状严重者,药物可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或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生物反馈治疗等。
如何预防焦虑?
张医生分享了几种实用方法:
①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②压力管理技巧:认知调节、放松训练、时间管理等。
③定期心理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更多健康话题
敬请关注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与
广东广播电视台《名医面对面》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