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12:34:56

​孩子失明竟然是因为它?这个寄生虫不可忽视

发布日期:2025-03-13 09:35:18   来源 :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    作者 :彭姣    浏览量 :106
彭姣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 发布日期:2025-03-13 09:35:18  
106

 

说到蛔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那么弓首蛔虫(又称弓首线虫)不知道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江苏一位幼儿,因为右眼感染了弓首蛔虫而致盲......


弓首蛔虫是什么?

犬弓首线虫(犬蛔虫)和猫弓首线虫(猫蛔虫),是犬、猫小肠内常见的一种寄生虫。

 

  据调查, 世界各地犬弓首蛔虫在犬的感染率为5.5 %~64.7%;而猫弓首蛔虫在猫的感染率为 25.2%~66 .2 %。

弓首蛔虫感染可使幼犬和小猫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时甚至引起犬和猫的死亡。

   而人类并不是弓首蛔虫的适宜宿主,所以人误食虫卵后,幼虫在人小肠内孵化出来之后,并不能发育成成虫。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松了一口气?

No No No !


                         

      虽然不能发育为成虫,但是刚孵化出的幼虫可以侵入肠粘膜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在人体内移行几个月到几年,引起各组织和器官的损害,造成幼虫移行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一期幼虫                       二期幼虫                                      三期幼虫    

 犬弓蛔虫幼虫孵化的不同阶段  (图片来源:Nicoletti A., 2013)

 

怎样会得弓首蛔虫病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弓首蛔虫是如何传播的

弓首线虫生活史   (图片来源:https://www.cdc.gov )

 

人类最常感染的是犬弓首蛔虫,其次为猫弓首蛔虫。
幼犬和小猫通常是通过母亲胎盘和乳汁垂直传播而感染的。幼虫在其肠内迅速成熟,产生大量虫卵通过粪便排出,虫卵进入环境后,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
如果人摄入就会感染上弓蛔虫病。人感染后, 幼虫在小肠内孵化, 然后钻入小肠壁, 进入毛细血管, 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 在身体各组织器官中移行。
 所以,人通常是经感染弓首蛔虫病的,那些经常与猫狗宠物接触,爱玩泥沙又不勤洗手的儿童和青少年最容易被感染。

 

另外,食入未煮熟被感染动物的肉类也可能会被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弓首蛔虫并不会通过人际接触传播。

 

感染弓首蛔虫后会有哪些表现?

许多人感染弓首蛔虫后表现为隐性感染,会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哮喘、发育迟缓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升高,而部分人可能会由于幼虫在体内移行出现以下情况:
内脏幼虫移行症:当弓首蛔虫幼虫在内脏组织中迁移时,患者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淋巴结病、肝脾肿大、结节性心肌炎、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多个器官受损。
内脏弓首蛔虫移行症(B超诊断,Rostami A. , et al.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9


眼幼虫移行症:当弓首蛔虫幼虫迁移到眼睛时导致此病高发人群为婴幼儿及儿童。
感染后常易被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而行眼球摘除术,给患者留下永久性伤害。
典型表现为单眼视力下降,眼部炎症,,有时还伴有斜视,严重时可导致完全失明。

许多孩子因为发现和治疗不及时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伤,令人叹息

          

眼部弓蛔虫病  (图片来源:Rubinsky-Elefant et al., 2010)

 

神经系统幼虫移行症:当弓首蛔虫幼虫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时患者表现出发热、头痛、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炎、脊髓炎、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和发育迟缓,等。

 神经系统幼虫移行症(脑部CT, Rostami A. , et al.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9)

 

各位家长注意啦,

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脾肿大、多系统疾患以及有异嗜症史,或出现单侧视力下降和斜视,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如何预防?

定期到宠物医院对宠物进行驱虫;

l 管理犬和猫的粪便,避免散落在公共区域;

定期清洁宠物生活区,及时清理粪便,处理宠物排泄物后要洗手;

l 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注意卫生,不要吮吸手指,不随便把东西放进嘴里;

l 注意环境卫生,勤换衣被,定期给孩子玩具清洗消毒;

l 不让孩子和宠物与流浪猫狗接触;

l 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煮熟再吃。

 

做好预防与定期体检,也无需过度担心啦,

宠物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陪伴与爱呀!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版权所有
主办: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维多利广场写字楼B座1901室
邮箱: qdsikkpcih@139.com
传真(FAX):020-28098364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
微信公众号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
微信视频号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