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泌尿与男性健康科普工作,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加强21个地级市副主任委员单位的协同合作,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普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宣传,促使社会对泌尿与男性健康问题的关注,切实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主题:"关注男性健康,预防泌尿疾病"
2.时间:每年6月(男性健康关注月)
3.活动形式:
1.开展线上线下科普讲座。
2.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如手册、海报等。
3.举办义诊活动,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与初步筛查。
4.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答疑。
4.实施单位:各地市副主任委员单位联合辖区内医院与健康机构。
1.主题:"泌尿外科新技术与健康科普的结合"
2.时间:2025年9月
3.活动形式:
1.召开学术会议,邀请省内外泌尿外科专家分享前沿技术。
2.设立科普环节,面向普通民众解读相关疾病及预防策略。
3.各地市同步组织分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4.实施单位:分会主办,21个地级市承办。
1.主题:"健康知识我传播"
2.时间:2025年10月
3.活动形式:
1.邀请各地市单位推荐团队或个人参赛。
2.竞赛内容包括健康科普PPT演讲、短视频制作、在线问答等。
3.优秀作品通过分会公众号和媒体平台进行展示。
4.实施单位:分会统筹,各地市配合。
1.时间:2025年11月的第3周
2.活动形式:
1.组织患者教育课程,关注尿失禁的预防与治疗。
2.制作主题宣传视频,通过电视及网络媒体播放。
3.开展患者病例讨论会,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
3.实施单位:分会协调,部分地市重点实施。
1.主题:"健康科普走进乡镇"
2.时间:全年开展,每季度至少覆盖5个县市。
3.活动形式:
1.联合基层医院举办健康讲座及义诊。
2.在乡镇社区播放健康宣传短片。
3.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服务,如尿常规检测、前列腺筛查等。
4.实施单位:由地级市副主任委员单位牵头组织。
1.目标:普及包皮相关知识,预防相关泌尿疾病。
2.时间:全年分批进行,每季度覆盖部分中小学校。
3.活动形式:
1.组织包皮筛查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评估。
2.举办专题讲座,向学生和家长科普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3.分发针对青少年的健康手册。
4.实施单位:分会主导,各地市与教育部门协作。
1.目标:提高公众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与早期发现的意识。
2.时间:全年进行,重点在夏季高发期(7-9月)。
3.活动形式:
1.开展免费泌尿系结石筛查活动,包括B超检查和尿液分析。
2.制作结石预防与治疗的科普短视频,通过线上平台推广。
3.举办线下健康讲座,普及饮食管理与健康水化等知识。
4.实施单位:分会牵头,地级市医院协作。
1.目标:促进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时间:全年进行,重点覆盖50岁以上男性群体。
3.活动形式:
1.提供免费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服务。
2.举办前列腺健康科普沙龙,邀请专家解读前列腺癌相关知识。
3.在社区设立科普宣传展板,分发健康知识手册。
4.实施单位:分会主导,各地社区医疗中心支持。
1.目标:推动泌尿健康科普下乡,提高乡村地区健康水平。
2.时间:全年开展,每季度覆盖5个乡村。
3.活动形式:
1.举办健康关爱营,提供泌尿筛查和健康指导。
2.通过乡村广播、宣传册推广泌尿疾病预防知识。
3.组织志愿者团队进行入户宣传。
4.实施单位:分会与乡村卫生所联合。
1.目标:
1.打造统一的线上科普平台。
2.发布泌尿与男性健康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及直播活动。
2.内容形式:
1.每月定期更新原创内容。
2.开设"健康问答"栏目,邀请专家在线解答。
3.推出"名医面对面"系列短视频。
4.举办线上科普视频竞赛,鼓励个人及团队提交原创作品,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实施单位:分会统筹,地市提供素材。
1.经费支持:分会根据活动需要向省级及社会资源申请专项经费。
2.人员分工:明确各地市副主任委员职责,细化任务分配。
3.宣传支持:与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合作,扩大活动影响力。
4.评估机制:每季度召开工作总结会,评估活动成效,并给予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奖励。
时间 | 活动名称 | 负责单位 |
6月 | 科普宣传月 | 全体地市单位 |
9月 | 学术与科普融合论坛 | 分会及全体地市 |
10月 | 科普竞赛 | 分会及全体地市 |
11月第3周 | 世界尿失禁周特别活动 | 部分重点地市 |
全年 | 基层健康行 | 地级市单位 |
全年 | 中小学生包皮筛查与科普 | 地级市与教育部门 |
全年 | 泌尿系结石筛查与科普 | 分会及地市医院 |
全年 | 前列腺癌前期筛查与科普 | 分会及社区医疗中心 |
全年 | 乡村泌尿健康关爱计划 | 分会与乡村卫生所 |
全年 | 线上科普平台建设 | 分会统筹 |
通过以上规划,充分调动全省各单位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泌尿与男性健康科普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为健康广东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