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专科申报的2024年度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滚蛋吧!肿瘤君”儿童肿瘤之防与治系列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及传播》(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专题)经相关组织评审和立项公示,已经正式发文啦!
该项目的参加人员:唐燕来,陈嘉杰,樊重,罗杰思,宋诗尧,戴嘉彤。
近年来,儿童肿瘤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目前儿童恶性肿瘤是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死亡。
事实上,儿童恶性肿瘤是目前少数可以治愈的癌症之一。儿童恶性肿瘤对化疗非常敏感,60%的儿童恶性肿瘤可获痊愈,比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已经被视为“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5年存活率从60%提高到90%,肾母细胞瘤的存活从74%升至9l%,非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达70-80%。但由于儿童肿瘤早期筛查机制不健全,社会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公众与医护人员对儿童肿瘤的认知存在误区等,家长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早期发现肿瘤及治疗,导致患儿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创作并推广内容科学实用、贴近大众需求、通俗易懂的儿童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的医学科普,让他们得到正确的认识及引导,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提高患儿治愈率,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立项的科普项目,通过创作并推广内容科学实用、贴近大众需求、通俗易懂的儿童肿瘤医学科普作品,科学、精准、实用、趣味、通俗地传播儿童血液肿瘤疾病防与治的知识,提高公众对儿童血液肿瘤疾病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得到正确的认识及引导,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提高患儿治愈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专科是广东省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主委单位、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儿童血液病和肿瘤分会主委单位及广州市医师协会儿童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是国家重点儿科学专科及国家重点肿瘤学专科、国家卫健委下属的华南地区儿童白血病协作中心。
科室有一支科普工作青年队伍,与多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粉丝关注量总计超过10万。创作各种儿童疾病的科普视频及书籍,其中两篇科普作品《神奇的中性粒细胞》和《常被误解的荨麻疹》更是获得了广东省健康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奖。建立科普公众号及科普微博,获粉丝十多万,并已出版儿科科普书籍3本。
过往成绩
该科普项目负责人唐燕来是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儿童血液病和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他主持的2022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别碰我!肿瘤坏蛋’-儿童恶性肿瘤科普短视频创作与推广”获得好评,他同时积极开展儿童相关科普活动下基层,连续两年获得“广州市优秀科普工作者”称号;另外主持的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婴幼儿腹泻的防与治”的科普项目获得科普成果认定,并在多媒体及社区进行大量传播。
同时唐燕来主委团队一直积极活跃在科普一线工作中,乘着5G时代的快车,创作了多项科普短视频,利用网络自媒体平台进行科普视频的传播,对儿童肿瘤疾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科普动画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把科普工作做细、做好、做大。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儿童血液病和肿瘤分会以提高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的防治意识和水平为核心,以科普宣传和教育为主要手段,以互联网平台和线下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专业团队和社会力量为主要支撑,构建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科普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模式。将科普作品以不同形式迎合各年龄段的需求,充分发挥各大媒体的矩阵优势、平台优势、推广优势、内容优势,将科普知识进行有力的推广,让更多民众受益。
通讯员:唐燕来
图文编辑:曹昱
审定发布:黄礼彬
诚邀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健康科普活动,助力健康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欢迎社会各界的相关单位、企业、个人加入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有意向者可联系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秘书处杨老师13533421831。
诚邀大家关注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的融媒体矩阵,各大平台直接搜索“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或保存下方图片扫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