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9日,李先生伴随着右半身的疼痛在睡梦中醒来,艰难起身。下床后每走一步都略感困难,小碎步行走着,像极了中风的老爷爷。在这之前走路都一切正常,但他突然回想起一个半月前,跑步时发觉后背中部有异物感,随着跑步抖动一晃一晃的。他也曾想会不会是胆结石?数着日子还有一个月单位体检,李先生决定到时再去医院,便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之后的每一天,他都发觉身体略有疲倦感,总以为是在雨中行走导致的感冒。直到有一天......
点击视频观看第十七场Lung Talk全场精彩内容
第十七场Lung Talk现场访谈画面
踏荆棘不觉痛苦,有泪落也不觉悲凉
那天,李先生拖着疲乏的身子去参加中秋节的全家聚会。在送女朋友回家的路上,公共汽车每一次小颠簸都让李先生后背发痛,车晃得他直冒冷汗。终于,再一次颠簸让他无法忍受,疼得脚指抓地,身体开始颤抖。
伴随低热的他致电给家人,当天晚上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急诊,发热门诊的医生提出需要胸部CT检查,此时李先生的内心忐忑不安,直觉告诉他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苦苦等待一小时的结果出来了,李先生看了眼检查结果,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在他身旁的母亲,母亲看到结果后强忍着情绪,回头打电话让父亲也赶紧来医院。李先生回忆起当时坐在椅子上心跳得很快,因为他知道人生会就此改变,本计划下周要与相识两年的女朋友父母见面提亲,但随着检查结果出来,这一切都扑灭了。
2022年9月14日,李先生转院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在钟文昭教授的多学科会诊后被安排进病房并等待PET-CT和活检,这是他这一周的第二次活检,之前的医院活检结果没出,为尽快决定治疗方案,便决定重新活检。三天后PET-CT结果示骨转移,原本做手术的愿景也破灭。随后,李先生便转到肺内一科主任杨衿记教授这里住院治疗。10月8日,活检组织基因检测出“钻石靶点”ALK基因融合,杨教授建议服用第三代靶向药洛拉替尼作为一线治疗。10月9日,李先生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考虑到药物对遗传基因可能会有影响,为日后考虑,当天上午他前往广东省精子库冻存了自己的精子,下午便服用了第一粒洛拉替尼,正式开启了他抗癌路上的疗愈....
一年后,也正是杨教授如此正确的决定,李先生肺部肿瘤病灶从3.4×3.3×3.2cm缩至0.6×0.5cm,骨转移灶代谢也降到本底水平。2023年12月,李先生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右中肺切除术(中转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右上肺楔形切除术,肿瘤治疗疗效评价达到CPR(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完全病理缓解)。此外,骨转移通过局部放疗,2年后的李先生病情进入稳定期。
再回首
云遮断归途
再回首
荆棘密布
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
……
第十七场Lung Talk现场访谈画面
终点或许没有答案,
出发本身就是一场疗愈
李先生决定从此换一种活法,活在当下,开心一天是一天。他曾发文称“路就在那里,我没有拒绝的理由”。确诊前李先生就喜欢徒步,确诊后的他更是珍惜每一次旅行,“第二次生命”之旅。
2022年秋,李先生来到云南大理,每天都像生活在油画里。投喂刚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海鸥,用无人机拍下12月洱海边最佳观赏期的落羽杉,太阳照射在红杉树上,显得格外红,顺光的水也格外蓝。这样富有生命力的风景尽收眼底,仿佛也在预示着生命如此自由和热烈。2023年春,他来到贵州,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果树瀑布,感受乌蒙大草原上漫山遍野的野杜鹃花,体会万家灯火灿若繁星的西江千户苗寨......2024年6月,李先生报名户外徒步团,便幸运结识到如今的女朋友。据李先生回忆“她那时当领队,比我小三岁,互相交流后,她了解我的过去,却依然能留在我身边不离不弃,让我很感动。还记得我脊柱病灶有增大迹象,去做放疗的时候,她还买花到楼下看望我......”
出发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世界很大,同时又很小。小到只跟自己的身体有关,呼吸变剧、心跳加快,有时还会有肌肉用力的酸痛感。但在大自然面前,无需掩饰,也无需隐藏,只需要充分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悄然无息的治愈就好。他还曾前往海南岛,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就这样慢慢地,李先生一步一个脚印,在祖国的大地上撒下了足迹并记录了与大自然的对话。
他认为人的一生很短暂,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及时行乐。不希望自己的日记中与癌共存的只有药物,渴望着可以能和世界继续建立更多的联系,两年时间16000公里的旅途记录着他和家人一家人的温馨点滴,也同时记录着年轻的李先生与癌症抗争的顽强生命力。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奢望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
第十七场Lung Talk现场访谈画面
从前依爱生长,现在由爱延续
确诊肺癌后,李先生的父母依旧是他坚实的后盾,每一次的检查和治疗,父母都会悉心呵护照料李先生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他的身上,让他只需安心治疗。每临门诊复查,当杨主任询问到病情,李先生的母亲因为非常熟悉孩子的病情和治疗细节,也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交流中,同时一定会看到他母亲那般耐心和温柔的微笑。李先生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父母,踏遍祖国山河大地的旅途他从不忘带上父母一起,在朋友圈会晒出自己旅途上及时用镜头记录父母的浪漫温馨画面。2024年,他还来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的宗喀巴佛殿,只为给自己和家人求个平安。
李先生记录下的风景
被爱好似有靠山。鲁迅先生曾言,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我们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李先生也正是因为有家人的这份爱和陪伴,才给予他莫大的底气和勇气,让他觉得抗癌路上可以一往无前,他们会坚定地站在身后,就像是句话一样,被爱好似有靠山。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
现在工作很忙吧
身体好吗
我在广州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
从圣诞节在医院卧床插管再到在草原上奔跑,李先生确诊肺癌后仅用两年就走过了祖国大地16000公里的路程。在家人爱的陪伴和鼓励下,鼓起勇气,重新出发,一次次走向无边的旷野,走进自己的“第二人生”,探寻生命的真谛。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且深邃,每一瞬间都充满无尽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索,用心去感受和品味生活的美好。闻到野杜鹃花绽放时的飘香,独库公路的爽风吹拂耳边,三亚西岛浮潜时海水温柔地抚摸肌肤……这些都成了李先生感悟生命的媒介,也让李先生尝试深挖和汇聚隐藏在自己内心的力量,更加勇敢地奔赴抗癌之旅......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杨衿记医生简介
资深肿瘤内科医生。
毕业于SUMS(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六年制临床医学系全英班,牢记母校“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立志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医生。
青青子衿 医路我心
肺肿瘤专业的医学人文与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