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用错了!藿香正气水,并不能治中暑?它的妙用是……
发布单位: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发布人:健促君日期:2023-08-10 浏览次数:1349
藿香正气水是许多家庭的必备药,不少人把它当中暑特效药,更有户外工作者,每天喝它来预防中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专科主任张北平却指出,这一做法,大错特错——
原来,“藿香正气”药很多。除藿香正气水,药店还有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胶囊等。
张北平(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
藿香正气,最早出自唐代孙思邈的著作《千金翼方》中。
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健脾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明代医家吴昆编著的《医方考》中,对藿香正气水的用途,是这么说的——
“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风寒客于皮毛,理直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芳香利气之品以主之。”
用大白话说就是,藿香正气水主要对应的是感受寒湿、脾气受阻的情况。
高温下军训、工作,或是长时间暴晒导致的中暑,是热邪导致,并非寒湿之邪。
这时候需服用寒凉性的药物来清热泻火。而藿香正气的组方,大多都属于辛温药物。
“如果还用藿香正气水,那就等于火上浇油,治反了。”张北平解释。
除藿香正气水,药店还有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胶囊等。
其酒精含量高达40%~50%,相当于40度左右的酒,所以喝下去,喉咙少不了一阵“辣”。
不过,正因为酒精的发散性和通经活络作用强,藿香正气水在诸多藿香正气制剂中,疗效为最强。
张医生提醒:“司机喝了藿香正气水后,短时间内别开车,否则进行吹气实验易被判为酒驾。”
服药期间,还需忌食生冷、荤腥、酸辣或油腻的食物;对酒精过敏者,则不能服用。
如果觉得藿香正气水难以下咽,或对酒精过敏,可以选择藿香正气液。
除此以外,藿香正气水的中药味浓重,而藿香正气液因含有肉桂油等特殊辅料,所以口感微甜,更易被人接受。
不想喝口服液,也可以吃散剂、丸剂、片剂、滴丸、胶囊等。
每服共9克,可加入生姜、大枣,水煎服。 适合小孩和老人服用。
藿香正气丸,是用蜂蜜炼制成的蜜丸,起效速度慢,药力持久;
藿香正气片,是用药面儿压成的片剂,药效与散剂相当,但易挥发。
两者皆无中药苦味,适合儿童服用,直接用温水送服即可。
是中药的新剂型,药效不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但却是固体剂型中起效最快的,一般含服5~6分钟后即可发挥作用,通常用于急性肠胃炎等症状。
容易吞咽,对肠道无刺激,且无刺鼻难闻气味,适合老人小孩群体。
胶囊所含有的成分会对胃壁造成一定的刺激,胃炎患者需慎用。
所谓“加味”,即在藿香正气丸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辅料。其功效与藿香正气丸功效相差不大。
“用药如用兵,中医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藿香正气散也不例外。藿香正气散经方形成历史悠久,其经方组成精妙,还是遵循原方较好,最好选择原汁原味的。”
而如果在湿热的岭南地区,张医生表示,每天服用一小包藿香正气丸或一支藿香正气液来祛湿,也未尝不可,只要剂量不大就行。
“南方人湿气是比较重的,再者,藿香正气药中的成分都很安全,时不时喝一些,一来祛湿,二来驱寒,没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藿香正气制剂,皆来自同一中药处方“藿香正气散”,皆可解表化湿,治疗暑湿感冒、头昏身重和呕吐腹泻。
不过,当出现急性呕吐和腹泻时,可优先选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因为溶液最类似于中药的汤剂,易吸收,起效快。
藿香正气片、丸、胶囊,起效慢一些,但作用持久,适用于慢性患者。
张北平医生介绍,藿香正气水除了内服,还可以外用,用于预防和改善小儿湿疹、痱子。
此外,坐车或乘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贴于肚脐,预防晕车晕船。
藿香正气水外用还可治疗手足癣、头癣、蚊虫叮咬,以及湿寒性的妇科炎症、疖肿等问题。